首页

万万女王调教字母社区

时间:2025-05-30 02:36:25 作者:AI能精准预测自然灾害吗?丨中新真探 浏览量:68919

  中新社上海9月20日电 (记者 王笈 李佳佳)由敦煌研究院和中华艺术宫(上海美术馆)主办的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20日在上海开幕,展览调集大批极具代表性、稀缺性的一二级珍贵文物及历代专家临本,挖掘和展示敦煌文化的深度内涵。

  敦,大也;煌,盛也。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,集建筑艺术、彩塑艺术、壁画艺术于一身,是中国规模最大、历史延续最悠久、保存相对完好的历史遗迹之一。

9月20日,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在上海开幕。图为“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”。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

  本次大展聚焦“世界文化遗产”敦煌莫高窟的文化、艺术、历史,以“文物+复刻经典洞窟+壁画彩塑”为形式,汇集100多件/套展品。其中,敦煌研究院馆藏文物中体积最大的“北凉石塔”、见证敦煌文化包容互鉴的“六字真言碑”、证实记录莫高窟开凿时间的“圣历碑”、禁止出国(境)展览文物“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”等多件重量级“国宝”首次亮相上海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敦煌藏经洞文物《归义军衙府酒破历》三段借助数字化技术得以“相聚”。《归义军衙府酒破历》简称《酒账》,记录了1000多年前敦煌当地归义军衙府的公务用酒支出,涉及敦煌当时的政治、经济、外交、民俗、手工业生产等方面,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。

  由于历史原因,《酒账》被一分为三:一段存于中国;一段流落于日本,后被捐献回中国,开创了敦煌文献回归故里的先河;一段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。本次大展将《酒账》前两段的原件及第三段的复制件置于同柜展出。

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复刻的莫高窟洞窟。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

  展览还复刻了敦煌莫高窟的6座经典洞窟,包括被称作“万神殿”的西魏第285窟、被誉为“最美飞天”的盛唐第320窟、“打开中世纪世界历史”的晚唐第17窟、敦煌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元代第3窟等,浓缩体现敦煌石窟的千年营建历史。

 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告诉中新社记者,这6座洞窟的实体洞窟都非常珍贵,“人类活动会影响到洞窟壁画的保护,因此这些洞窟平时不会对普通游客开放,主要供学术研究、艺术家考察。但是我们很想与普通游客分享这些精美的艺术,所以通过高清数字摄影、三维建模等技术复刻洞窟,让观众走进复制窟,宛若走进了真实的洞窟,获得更近距离的真切感受。”

  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将在中华艺术宫持续举办至12月20日。(完)

【编辑:王超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粤冀电煤运输“八优”快线在河北秦皇岛港启动

中国跨境直播强大的带货能力,引发一些外媒关注。《日本经济新闻》近日报道称,中国电商平台Temu在日本今年1月的用户人数超过1500万。该电商进入日本约半年时间,已经达到日本领先三大电商平均值的五成以上。另据韩联社报道,韩国统计部门最近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,韩国源自中国跨境电商的进口额同比激增121.2%。中国首次超过美国,成为韩国最大的跨境电商进口来源国。

探访重庆鲁祖庙传统风貌区:百年老街区焕发新活力

在中国一汽工厂内,数十万个数据采集点遍布各个车间,依托这些数据,一汽搭建起云端“虚拟工厂”,并形成制造过程数字孪生平台。借助该平台,车间管理效率较以往明显提高。

房地产融资“白名单”加速扩容 超30家房企项目入围

这份名为《731部队本部身上申告书》的档案,原存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,2023年转交至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,由研究人员进行整理、解读和研究。传统研究认为,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后,731部队整建制撤离回到日本。然而此次公开的《731部队本部身上申告书》发现,大部队撤离时,还有52人没有跟随部队一起回到日本。

这一部法规,专治“有形之手”

据长江水文网信息,截至12日12时,三峡水库的入库流量为53000立方米每秒,出库流量为每秒34000立方米每秒。(董晓斌 郭晓莹 周星亮)

马面裙爆火成“龙年战袍” 这个地方一年就卖了3亿元

2009年、2015年我国通过刑法修正案,设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,强化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。在网络专门立法中,2012年通过的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》明确,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